动画做得极为JiNg美直观,红sE的重力线流水一般沿着刚才说的路线传导。
“普通简单的转子间骨折,骨X支撑就可以承担T重,所以简单转子骨折,解剖复位後,PFNA固定,大可放心二十四小时内负重行走。但是粉碎X转子间骨折,骨X支撑不能承担T重,怎麽办?”
怎麽办?凉拌!我是来听课的,你问我。大家的思维被宋子墨调动起来。
“对重力分流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看这个动画。”
之前是正常人的重力传导动画,现在换成了张教授骨折术後模型的动画。
“重力从GU骨头开始,被分成四条路线,骨X支撑往下传导一部分,髓内钉往下传导一部分,一部分转化为外侧张力带钢缆的张力了,还有一部分变成了三个钢缆箍的扩张力。这样骨X支撑减负,避免骨折移位,髓内钉减负,避免疲劳断裂。”
动画简单易懂,红sE重力分流线,一条沿GU骨g往下,一条沿髓内钉往下,两条最终合流;外侧钢缆环两个红sE箭头,沿着钢缆反向,形成上下牵拉之势;三个钢缆箍,周围全是箭头,好像要往四周膨胀炸开。
明白了,明白了,大家恍然大悟,也有人还是不解,台下开始交头接耳。
金博士和田主任坐在一起:“这个真的很巧妙,平时我对钢缆也有应用,但理解没这麽深呀,这要对骨块、钢缆、髓内钉各种参数要很熟悉,才敢这麽组合吧?三个钢缆环的位置粗细应该很讲究,特别锁紧环的时候,每个环的紧度不一样?”
田主任侧身说:“你说得对,这三个环松紧粗细不一样。这样一下地,压应力作用下,保证内侧主骨块远端的尖端始终稍微往髓腔内方向,顶住缺口,否则一旦朝髓腔外,用不了多久就滑出来,桶箍就失效。这个手术里面含有的力学知识已经超出骨科医生的知识范畴了呀,老金,我是长了见识了,原来钢缆可以这麽用呀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