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看中文 > 综合其他 > 科技之锤 >
        “大多数都是赞同的,有保留意见的也不好提,毕竟宁为做出的成绩摆在那里,而且学界那些久未发声的大佬们都在私下里穿了话出来,为他站台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不好意思提就好!下次会议你去帮我跟大家谈谈,不要抱着死脑筋,做科学研究不是靠年纪熬上去的,年轻一代能出成果,有破格提拔的通道才是好事。不止是宁为,其他年轻人如果能做出同样的成果也要敢于提拔。只要在华夏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做出突出性贡献的年轻人,该挑的担子还是要挑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今年评定院士没问题了,干脆更进一步嘛,上个学术委员嘛,到了小宁这个层级,在他擅长的方面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建议,给一些学术咨询跟评议,应该没人会有意见吧?而且委员会有更年轻的血液,对于科研体制的改革跟发展,也能有正面积极的意义,要多听听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声音,了解他们的想法跟困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的,我会将您的建议尽快跟学术委员会那边沟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暂时就这样吧,下一个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这种设计感觉会让指令集变得臃肿,我觉得还是得通过别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。比如苹果M1使用了ARM精简指令集,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,比如效率高弹性好,开发人员能够更加灵活的部署和实现高定制化的功能,软件的执行效率和CPU的低功耗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但是大家要注意,精简指令集的缺点是精简之后,很难具备普遍适用性的能力。高度的定制化对于未来的市场开拓而言,将会极大提高适应性成本。除非大家有精力去为所有的设备设计不同的CPU,来满足华夏差异化的市场需求。所以这套指令集的思路是在X86跟ARM之间,取中间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方面我们要追求高性能跟高通用性,要足够的开放,才能被市场所接受;另一方面我们虽然可以适当放弃精简指令集高订制特点,但要保留其单核心执行效率,同时还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。我不敢说这套指令集是最完美的,但我觉得在现有条件下,已经做到了让两者兼顾的最大努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套指令集我将之命名为Njsy指令集。这些指令集的完整代码希望大家能尽快读懂,接下来我对芯片架构跟设计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想法。首先大家在考虑CPU设计方案的时候,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硅通管的技术特性。在三维层面,我们可以更优雅的进行SOC布局,将三维优势发挥到极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